两会特稿 ▎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:持续推进城市更新,重点实施三类项目!
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推进城市更新。请问,近年来城市更新的工作进展如何?接下来住建部有哪些具体的工作考虑?答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历史的必然过程。实施城市更新,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。抓好这项工作,目的就是,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,让城市能够更宜居、更韧性、更智慧,让人民群众能够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、更舒心、更美好。
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城市更新工作,多次作出重要指示,到地方考察调研的时候,经常走进社区、看望群众,察看老旧小区改造等更新项目。去年4月,在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,总书记强调,老旧小区改造既要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,又要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;今年1月,总书记在沈阳大东区长安小区再次强调,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,一切着眼于便民、利民、安民,特别要更好地关心呵护“一老一小”。总书记的重要指示,为城市更新指明了方向,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总书记深厚的为民、爱民情怀,让我们深受感动、深受教育。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,牢固树立和践行人民城市理念,扎扎实实推进好城市更新工作。
在这里,先介绍一组数据:从2019年中央部署实施城市更新以来,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,惠及1.2亿居民;加装电梯超过13万部,增加停车位380万个,增设养老、托育设施近8万个,增加充电桩105万个,新增文化休闲、体育健身场所3100万平方米;更新改造地下管网约50万公里;打造口袋公园4万多个、建设城市绿道12万公里。“小切口”改善“大民生”。这些小事、实事,解决的都是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,实打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也受到了群众欢迎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持续推进城市更新。我们将重点从两个方面抓好落实。
第一,抓体检,找准问题。城市和人一样,是一个有机生命体,人要保持健康,就要通过体检,发现病灶、找到病因,开准药方、解决问题,城市也一样。经过前一阶段的试点探索,现在,“先体检、后更新”“无体检、不更新”,已经成为城市更新工作的共识。
怎么体检?就是要坚持两个导向。一个是,问题导向,从住房、到小区、到社区、到城区,去查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。比如,停车难、充电难,养老服务设施不足、儿童活动场地不够等。另一个,目标导向,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。比如,文化特色缺失、公共服务不均衡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高、现代科技与城市管理融合不充分等。体检发现的问题,就是城市更新要重点解决的问题。目前,全国290多个地级市已经全面开展城市体检,我们还将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也开展体检。
第二,抓项目,解决问题。我们将下功夫实施一批惠民生、促发展、防风险的更新项目,重点有三类。